菜根譚
★ ★ ★【菜根譚】(01) 明世相之本體,負天下之重任 (02)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03)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04) 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05)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06) 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07) 淡中佑真味,常裏識英奇 (08) 閒時吃緊,忙裏悠閒 (09)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10) 得意須早回頭, 拂心莫便放手 (11) 澹泊明志,肥甘喪節 (12) 眼前放得寬大,死後恩澤悠久 (13) 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14) 脫俗成名,超凡入聖 (15) 義俠交友,純心做人 (16) 德在人先,利在人後 (17)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18) 驕矜無功,懺悔滅罪 (19) 完名讓人全身遠害,歸咎於己韜光養德 (20) 天道忌盈,卦終未濟 (21) 人能誠心和氣,勝於調息觀心 (22) 動靜合宜,道之真體 (23) 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 (24) 淨從穢出,明從闇出 (25) 客氣伏而正氣伸,妄心殺而真心現 (26) 事悟而癡除,性定而動正 (27) 軒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懷廊廟 (28) 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29) 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30)原諒失敗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 ★ ★

目前分類:品格教育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品格教育活動內容規劃

活動名稱:(一)講授弟子規

                  (二)快樂秘方-「觀功念恩」

                  (三)「善行小信箱」

活動方式:(一)利用週三時間講授「弟子規」,並藉由生活中實際發生情境案例,讓學生

                真正瞭解內容。

                  (二)結合「觀功念恩」觀念及態度,讓學生觀察省思自己以及周遭人事物的行

                為,將善行及感謝記錄於聯絡簿之生活園地。

              (三) 利用「善行小信箱」將學生學得的弟子規或觀察到同學的善行,利用寫

                信方式,投入每位學生自行設計製作之專用信箱,隨時鼓勵同學,共同營

                造班級友善氛圍。

                老師每週統計一次,挑出收到最多信的同學,予以表揚。對於其實踐善

                行之行為給予正向增強。並讚美真心誠意寫信給同學的學生。

使用教材: 弟子規文本、觀功念恩ppt及講義

ta03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月核心價值教學活動

本月核心價值:謙恭

實施班級:五年三班

活動名稱:禪師與小偷

活動實施日期:98年12月14日

活動過程簡述:

(一)        利用小故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而瞭解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涵義。

(二)        與學生共同討論故事情境,並對故事中人物進行人格剖析。

  1. 你認為禪師是否真有智慧?
  2. 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小偷才能即時悔悟?
  3. 小偷為何要偷東西?是職業偷仔?還是有何不可告人的原因才導致偷竊?
  4. 如果換成另一個和故事中不同本性的小偷,故事的發展又會如何?禪師還能穩若泰山地發言?
  5. 到底什麼是「謙虛」的態度?可否舉實例說明。

(三)        請同學發表生活中類似的故事,並與大家分享。

 

活動花絮:

    此次活動,由羅湍盛擔任「禪師」、林慧琪擔任「小偷」、林昱維擔任「旁白」,三人合演「禪師與小偷」。

 100_1054(001).jpg        100_1055(001).jpg

 

       

      

 

實施心得與建議:

 

    利用教室內現有的物品,簡易地進行角色扮演活動。活動一開始,先利用單槍,讓小朋友先閱讀本篇小故事。等學生都看過故事,已有概念之後,再徵選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第一輪則由圖片中三位小朋友先行扮演。

 

    本班小朋友非常熱衷表演活動,因為舉手太踴躍,因此,挑出三組小朋友進行角色扮演,每一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故事中人物。等三組小朋友都表演完畢,全班再根據前項的問題,一一提出並與小朋友討論。

 

例如:第4題,如果換成另一個和故事中不同本性的小偷,故事的發展又會如何?禪師還能穩若泰山地發言?小朋友普遍認為,不同的小偷,禪師的命運也會不同,也許會被「砍死」之類的。小朋友很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利用「價值澄清」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表看法,全部的小朋友在聆聽別人發表意見的當下,也能比較自己與他人看法的異同,這是有益處的。小朋友或許能感受到自己從沒想過的論點,並加以思考。

 

    老師在同學提出意見之後,也提出社會中類似的案件加以佐證或激發學生另一種思考。

整個活動在活潑、歡樂、討論中,愉快度過。希望小朋友能有所收獲!

 

    下次進行核心價值故事表演時,能再多加一堂課,讓多幾組小朋友上台表演,也再多花一點時間與學生討論劇情、人物,以及當月核心價值如何落實在更多生活情境中,相信,這様做,學生應有更多收穫。

 

 

 

附錄:

引自:http://163.30.113.9/pzps/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22 品格在桃園

 

禪師與小偷

位老禪師在深山的草蓬裡修行。一個中秋節的夜晚,他靜靜地坐在那裡念佛,突然來了一個小偷,翻箱倒櫃地找遍了整間屋子,卻只找到兩個銀幣,於是他就「順手牽羊」地拿了銀幣,想從窗子跳出去。

   老禪師明知有小偷進來翻箱倒櫃,還是如如不動地坐著念佛,直到小偷要從窗子跳出去時,老禪師才出聲說:「小哥,你為何不從門口走出去呢?你怎能從錯的地方來,又從錯的地方去呢?做人要光明正大,要從正確的地方出去啊!」

   小偷乍然聽到這些話,大吃一驚,回頭看到老禪師,非常平靜又很誠懇地看著他,這才定下心來。

   當他要開門出去時,老禪師又說話了:「小哥,你拿了人家的東西,應該要說聲謝謝啊!」小偷聽了,心頭又是一震,貪念頓時掃除,趕緊到老禪師的跟前叩頭懺悔。

   老禪師說: 「同樣的東西,你用偷的有一個「賊」名,我用送的則對你有一分恩德。不要認為取到別人的財物是你的本領,要知道這也是人家的恩惠啊!」

   老禪師以仁愛之心對待這位小偷,並且用謙虛的態度,很有智慧地教育對方,小偷的良心一經啟發,頓時醒悟,從此再也不當小偷了。

   後來這位小偷抱著感恩心很努力地工作,事業有成後,還成為佛教界一位慈善的大護法。

ta03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