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取自:國語日報 981135 少年文藝

/鮑曉鷗  翻譯/潘映樺

 努力的目的 

        期中考將屆,每當考試快到時,學生的生活作息就會改變:懶惰的學生注意到考試時間逼近,而書本幾乎沒打開過,這才開始緊張;相反的,按部就班讀書的學生,因為平日就在準備考試的到來,因此能平常心看待。

         很多人都認為考個好成績很重要,因為它可能關係到未來求職,甚至是所謂的前途,但這就是促使我們讀書的充分理由嗎?讀書的真正原因為何?

        一般小學生通常都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但如果他問了父母:他一切努力的最終原因為何?父母會告訴他:要好好讀書、要得到好成績、要儘可能成為班上前幾名。不僅如此,為了讓他能專心讀書,他們會給他所有的方便,像是陪他到學校上課、讓他不用做家事(例如倒垃圾)、幫他報補習班,不惜一切只為讓他獲取好成績。

         高中生則除了會想得到好成績外,還想要進入好的大學。但是當他上了某個等級的大學後,卻會發現,那裡並不能保證他能獲得一份好工作。大學有些課他很喜歡,有些則不然,他的父母很多時候都不在身邊,他享有很大的自由決定要不要去上課,他可以不斷的問自己:我讀書目的是什麼?我為什麼要讀書?

         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很簡單:我們讀書是為了要得到一些東西。有的人很清楚知自己想變成怎樣的人,並在生活中實現,而求學讀書是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但大部分的人不知自己要什麼,因此他努力的動機就非常不確定。比方說,為了到一紙文憑,以便可以輕鬆找到工作,並方便開啟通往人生其他階段的大門,例如結婚、付房屋貸款、組一個家庭,然後退休的時候可以優閒的休息。

         至於第二個問題雖然和第一個很類似(有時候的確一樣),但事實上它不是針對生活的現實面,而是對其他更理想的東西。即使我們一般很少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卻一樣重要。

        例如,讀書可以不單為了考試,也可以是為了了解事物;學習語言可以是為了旅行,可以為了將來的專業,但也可以是為了想認識某個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工作可以單純為了累積更多錢,也可以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另外,工作也可以是為了到獎金、證照和聲望,也可以是為了尋找自己可以提供社會不管大的或小的服務機會,即使得不到任何報酬。

         有的人可以為了多賺些錢而願意兼差,但有人會寧可放棄這個機會,認為花多一點時間在家和家人相比較好;有的人會認為賺更多錢是為了能請看護來照顧長輩,而有的人寧願自己來當那照顧和分享的人;有的人有了一大筆錢,大部分時間花在擔心要怎麼保存並讓它增加;但也有很多人覺得錢夠過生活就好,也許他們對其他事物有更開放的想法,而不會去擔心股票是漲是跌。

         總而言之,有的人剛認識你時,就想知道你基本上擁有多少、賺多少錢?有些人會想知道你是怎樣的人、你從事什麼行業?但是這樣的問題很不一樣嗎?我想是的。不僅因為一個人所擁有東西(薪水、存款、房子、車子等)有可能會出乎意料的失去,是因為無論在人生的順境或逆境中,穩定不變的是他的個人特質(包括美德、品性、樂善好施、和其他人的關係、對病痛的態度等)。

         「你為了什麼而讀書、工作?」你可能會有許多的答案,但如果只能選擇一個答案:是為了賺更多錢,或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想答案應該無庸置疑。

 ※※※※※

問題:1.你的家長對你的期望是什麼?而你自己的心裡是怎麼想的?請你想一想。也許將來你的想法會改變也說不一定,但是,你「現在的想法」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03016 的頭像
    ta03016

    Alice's Wonderland 112

    ta03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